首页 > 历史知识 > 正文

顾顺章灭门案(顾顺章叛变的消息)

  1931年4月,内部突然传来顾顺章叛变的消息,李克农头皮发麻。

  他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将这一消息通知下去,让上海的地下工作者,立刻转移。

  然而李克农作为情报科的科长,他的妻儿同样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如果没有人及时通知他们,他们很可能会落入到敌人的手中。

顾顺章灭门案(顾顺章叛变的消息)

  李克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家人,挽救红色革命者,他潦草地请人给妻子带信,千万别回家。

  一个月后,李克农回到家,发现家已经没了,他甚至不知道,妻子当时,到底有没有收到通知。

  李克农与妻子赵瑛,感情深厚,当时,二人已经诞下了两个孩子,李克农常常在工作之余,偷偷地回家看望自己的妻儿。

  妻子理解丈夫工作的难处,每次,李克农短暂地与妻儿相聚之后,妻子总是站在门口,默默地目送着他离开。

  然而有一次,李克农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好不容易刚巧路过自己的家乡,他顺便回了一趟家。

  在门口,李克农远远地看见了自己的孩子,他尝试着朝孩子走过去,可孩子却飞快地跑进了屋里,将大门反锁。

  李克农听到孩子,大声地朝着里屋喊道,“爷爷,爷爷,不好了,讨债的人又来了!”

  看到这一幕,李克农心碎不已,一方面,因为离开家乡太久,他的孩子,已经认不出他来了,另一方面,他走了以后,很多要债的人,长期纠缠他的家人,而李克农却无能为力。

  临别的时候,李克农的父亲,望着李克农西装革履的打扮,又看了看他手上提着的一款,锃亮的公文包,对李克农说,“留一点钱,给我们老小过生活吧。”

  可李克农却说,“我身上一文钱也没有。”

  父亲不相信,以为儿子不想给钱,才故意说谎,指着李克农的公文包说,“那你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李克农的公文包里装的,都是机密文件,当时,李克农的父亲还不知道,李克农的真实身份,以为儿子当上了大官,可没曾想,这个当了“大官”的儿子,连一文钱都不愿意给。

  老人家哪里知道,李克农身上的西装和公文包,都是工作需要,都是租来的。

  顾顺章叛变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李克农迟迟没有等到妻儿的消息,事发的时候,他随便请了一位同志,顺路去通知他的妻子,准备隐蔽。

  可当时太乱,他也不知道那份通知,有没有落实到位。李克农也不是没有回家看望过,当他回到自己的家中,发现家里已经被人洗劫一空,妻儿也已经不知去向。

  不祥的预感,和深深的自责感,萦绕在他的心中,让李克农整日整日的,眉头不得舒展。

  与此同时,在上海街头的一家茶楼里,好听的戏曲声,从屋里传到了屋外,大家一边喝茶,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戏曲,时不时地叫好。

  在茶楼的一处角落里,一名无家可归的女子,牵着两个孩子,局促地站在那里听戏。

  孩子待不住,松开了女子的手,在屋子里面四处乱窜,惹得喝茶的客人,十分不高兴,这两个孩子,像是在寻找着什么人。

  没过多久,一名男子出现在了女子的跟前。

  女子惊喜万分,上前拉住了男子的衣裳,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男子打量着面前这位面容憔悴,衣着褴褛的女子,女子的衣服,快要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黑得发亮,男子没有嫌弃她,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茶楼里的曲子依然动人,没有人关注这二人的艰难重逢。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出了茶馆,两个孩子跟在左右,四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男子才激动地转过身来,女子一抬头,发现男子的眼中,噙满了泪水。

  “嫂子,我们都以为你和孩子已经牺牲了,李科长要是知道你还活着,该有多高兴啊!”

  原来,这名女子正是李克农的妻子赵瑛,而这名男子,刚好是李克农手下的一名地下党员,名叫宫乔岩,宫乔岩平时与李克农一家走得很近。

  宫乔岩每天出入在茶馆,一方面是为了给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另一方面,也是受李克农的嘱托,等候赵瑛母子的到来,当时,两个孩子先发现了他,将他带到了赵瑛的跟前。

  李克农得知自己的妻儿安然无恙,高兴得在屋子里面,走了几十个来回,喜极而泣,看样子,当初慌乱的情形下,那位帮忙带信的同志,真的把信带到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01885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