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金庸小说来理解武当派,
抱歉,要让你失望了,
武当山上没有这样的派别。
如果是以道教派别来理解武当派,
恭喜,你来对地方了,
武当山上确实有武当派,但和你想象中差别很大。
真实情况是个什么样子,请往下看,
本文将详细解释武当道教门派、及武当武术事宜。
武当之秋,源自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官网
Question1:武当有些啥门派?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道教门派的划分方式。
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被认为是道教出现的标志,此后道教门派以野蛮生长的方式,慢慢在华夏大地上开花。
因为皇帝的支持,唐宋元明成为道教最繁荣的时期。
元朝前后形成的全真道和正一道,是今天最重要的两个派别。
也是从元朝开始,各教派开始融合进全真道和正一道,以至于我们现在说起道教,大部分道士都是这两派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这些教派虽然各干各的,但他们信奉的神仙,尊崇的思想是一样的。
比如全真派、上清五龙派、正一派、清微派都长期在武当山上传道,各派之间的教义都有差别,但信奉的最高神都是真武大帝,因此又可以把他们统称为武当派。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别呢?
这主要是按宗教行为来分的。全真道擅长炼丹,正一道擅长画符,因此以后看到炼丹和画符的道士,不要混淆了,他们也是术业有专攻的。
按宗教行为分的还有积善派、经典派、占验派。
积善派就是行善,积累功德;经典派信奉某一道教典籍,一部分经典派又属于符箓派;占验派以传袭占验术为主。
然后还可以按地区分,比如武当派、华山派。
按创始人分,比如三丰派,正阳派。
按道门分,比如混元派、清微派。
不论哪种分法,各派系间都存在重叠,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搞清楚其中的关系实在困难。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搞清楚。
我们只需知道武当山上的各个教派,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信奉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何许人也?
传说中的北方之神,或者水神,民间称他为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也有记载说他是长寿和不死的象征,拜一拜真武大帝,可获增寿。
有人问真武大帝长什么样,可别拜错了。
呃......道教经典是这样说的: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
说人话就是这样:
或者这样
源自百度百科
所以去武当山,教派搞不清楚没关系,真武大帝一定要认识。
如果想吹牛逼,你也可以说,武当派,就是在武当山上传道,信奉真武大帝的派别。
武当之秋,源自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官网
Question2:武当有些啥武术?
太极神功、纯阳无极功、梯云纵、九龙狮子功.............呵呵呵,这些都没有。
事实上我们所理解的现代意义上的武术,也是100多年前才开始被官方使用,还年轻得很。
古代通常叫拳法,少林叫少林拳,武当叫武当拳。
但拳法的分类和教派不一样,武当派是指在武当山范围内传道的教派,武当武术却不能单纯以地域来划分。
因为这样分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武当山范围内活动的,不只是道教人士吧,会拳法的,也不全是道士,武当山上还有和尚,还有民间人士练的拳法,如果道士出家前又正好学过一些其他门派的拳法,那是不是也能归为武当武术?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所以啊,专家们说了,武当武术,主要指张三丰为代表开创的拳法派别。
据传此图为元末明初张三丰自画像,源自网络
这拳法不光是学点招式,学点格斗技巧,更重要还是内丹的修炼,还有对道教内涵的理解和崇奉。
所以武当武术又叫内家拳。关于内家说法很多,最靠谱也最受认可的说法是:内家拳需要围绕道教内丹修炼来展开。
这什么意思呢?
按照张三丰的说法是:如果只学会了拳法,但是不知道内在的奥妙,是没有用的,就好比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都不能登上长生大道。
比如张三丰创立太极拳,就表明了把养生放在首位,实际上太极拳是修炼内丹的一种运功功法。
这样看来,广场上那些老爷爷老太太练太极拳还是有点用的,虽然和内丹修炼不沾边,但可以修身养性。
说回武当武术。
虽然学界以张三丰为开创者,但不是说张三丰发明了武当武术,他只是集大成者,把他前辈的精髓集于一体,最终开创了武当武术体系。
至于有些什么前辈,说起来可就复杂了。
本人简单梳理了一下:张三丰祖师火龙先生,火龙祖师陈抟,陈抟祖师麻衣先生,麻衣祖师尹文始,文始祖师老子,这都是有记载可寻的。
从老子开始,传说的成分就比较大了,普遍认为老子传承了尧舜,尧舜又传承了伏羲,没错,就是发明八卦图的那个上古人文祖神伏羲。
武当武术源远流长,它不光是一门功夫,一门拳法,它还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自张三丰后,武当武术逐渐发展壮大,枝繁叶茂,除了我们熟悉的太极,还有形意、八卦、太乙、两仪、八宝等等众多派别,另外还有数不清的奇兵异械和药功,不胜枚举。
甚至昆仑、华山、峨眉、青城等武当山地域外的派别,也部分习得了由来自武当的内家拳法,而这就是一种更广义的武当武术了。
武当之秋,源自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官网
Question3:张三丰和少林啥关系?
插播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金庸笔下的张三丰曾经是少林寺的小和尚,那么现实中的张三丰和少林有关系吗?
事实上张三丰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到底生活在北宋末年,还是元明之际,都一直存在争论。
《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都有写到张三丰,两本书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由此看来金庸将两种说法做了综合。
实际的情况则是,北宋末年有张三丰这号人物出现,元明之际仍有他的消息,后来明朝几代皇帝都在寻找张三丰,当然没有哪个皇帝找到了他,他也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露过面。
所以有人就猜测了,可能有两个张三丰,也可能张三丰活得久,活了200多岁,anyway,一切都还是迷雾重重。
至于他和少林寺什么关系?历史没有记载,但从拳法论述和一些典籍中可以瞥见,张三丰创立武当武术之时,确有借鉴少林拳法的优点。
武当功夫,源自中国武当功夫网
Question4:太极拳的创始人是谁?
很多人要说,当然是张三丰了,这有什么好争议的。
但稍微了解太极拳的人会知道,除了公认的张三丰,还有一派叫做陈氏太极拳的,声称他们的祖师陈王廷也发明了太极拳。
这是怎么回事?
从时间上来看,张三丰在北宋末至元明期间,陈王廷在明朝末年,显然张三丰早于陈王廷,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但为什么,还是有人认为陈王廷才是太极拳始祖?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陈王廷这派的后人依据各类史料古籍,坚定地认为是陈创立了太极拳,和武当张三丰没什么关系。
二是清朝末年至民国的乱世中,陈氏太极拳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杨露禅,另一个陈照丕。
如果看过Angelbaby主演的电影《太极》,应该对杨露禅这号人物有些了解,据传他在擂台上比武,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得了个绰号叫打遍京城“杨无敌”。
冯德伦导演的电影《太极》中,由袁晓超饰演杨露禅,后与Angelbaby饰演的陈玉娘结婚,图片源自网络
陈照丕年轻的时候也在北平设擂台,各界牛鬼蛇神都不在话下,创下17天不败战绩,成为一代战神。
看过功夫电影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那样一个遭受侵略的屈辱时代,战神有多受欢迎,一句“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又有多鼓舞人心。
因此,陈式太极拳爆红,火遍全国,粉丝上亿。
自然而然的,陈王廷是太极拳始祖的说法开始被宣扬开。
然而武当派听到后不高兴了:“数百年间各派太极拳都奉我张三丰为祖师,怎么现在跳出个陈王廷?有蹊跷,此事大有蹊跷。”
于是武当派传人开始睁圆眼睛寻找证据,不知道翻破了多少书考证了多少材料,嘿,还真给他们找到了证据。
过程实在太复杂,这里就不细说了,最后争论的焦点聚焦到一个人身上:蒋发。
武当派说:蒋发是陈王廷的师傅,蒋发的太极拳是从武当学过去的。
陈氏后人说:蒋发是陈王廷的长工,陈王廷才是蒋发的师傅。
混乱了是吧?
没关系,我也很混乱。
但是历史不就是这样吗?一片迷雾,让人捉摸不透,没有人真正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即便有大量正史记载,又有谁能保证这就是真的?
可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历史,还要远行,去看这些让人捉摸不透,不知道谁真谁假的文化遗迹?
是为了遇见,遇见更多我们未曾涉及的世界,遇见更多我们未曾触碰的思想,从而遇见那个从未谋面的全新的自己。
文中图片仅为配图表达,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万分感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01885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