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长杂谈 > 正文

三圣庙指三位什么神(解密失落的成都三圣庙千古文明)

  对于一个久居的成都人来说,东边城区的休闲旅游盛地“三圣花乡”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三圣花乡的成功打造和出名,却缘于这个地方原来有个三圣乡,三圣乡名字的由来,又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个著名的“三圣庙”,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不断变迁,这个曾经的千古文化地标“三圣庙”却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了。

  据传,这个名气很大的“三圣庙”在当地原住村民中,那是非常崇高和神圣的,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列为了“破四旧”的重点对象而给摧毁拆除了。因为它里面供奉着“伏羲,黄帝、颛顼”三位上古时期的神圣大帝,另外还有人说供奉的大神实际为为“炎帝、黄帝、仓颉”这三位上古圣人。

  可是,以前的庙子早已被拆毁,现在又无法找到原物予以证明。那么,这两个版本的说法究竟哪个才是准确的呢?这些上古大神又为什么被当地老百姓视为圣人呢?

  本人经过反复查找和研究相关上古典籍,现终于得出考证结论如下。

  “伏羲”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位杰出的神化人物,距今已有6500余年的历史了。据说他通过上观天下俯地,以观诸物的方法,总结出了天上的风、雨、雷、电,以及太阳和月亮的日常变化规律;又从地上的水、火、山、泽等变化,另外总结出了一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后又根据这些天地之间的规律进行总结,终于创造出了伏羲先天“八卦”。

  众所周知,在上古采摘和渔猎时期,人们的工作效率是十分低下的,伏羲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又从观察蜘蛛织网捕食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发明了现在的鱼网。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伟大发明和历史功绩,他因此成为了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真正大神。

  据古史和现代考证,证实伏羲为上古时期一位真实人物,据说他早年就出生在现今的四川省阆中市,中年阶段沿着嘉陵江流域上行,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晚年定都在如今的河南省淮阳市,于是得到了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早已出现和流行的的河图与洛书,他通过细致研究其中的奥秘,最后就伙同早年画出的“八卦”,一起向当时的中原各氏族首领们进行传播,最后终于实现了我国南方民族和北方民族的第一次文化交流和大融合。由于他的出生地在四川,所以当地百姓的大小庙宇中,都统一供奉着伏羲这位本土出生的大神。

  “炎帝”又称神农,据今5300余年,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他的出生地和建都地均在湖北省一带,晚年迁都到了河南。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早年出生于西北甘肃与陕西一带,后与炎帝部落结合形成炎黄联盟,最终战胜蚩尤而统一了中国,晚年定都在现今的河南省新郑市,死后葬于陕西桥山。

  “仓颉”为黄帝统治之下的一位大臣,黄帝令仓颉造字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其历史功绩也是非常卓著。

  “颛顼”是黄帝与嫘祖的后代,由于他发明了原始宗教和天文历法,对当时的社会和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后来继承了黄帝之位。由于他小时候也出生在今天的四川省荥经县,所以在四川省的大小庙宇中,通常都享有他的神位。

  由此可见,在四川省范围内,老百姓在大小庙宇中供奉着“伏羲、黄帝、颛顼”三位圣人为神,确实是合情合理的。

  但为什么又有人说在成都的三圣庙中,供奉的是“炎帝、黄帝、仓颉”三位圣人呢?

  根据本人考证,其真实原因是由于在清朝政府统治时期,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全国的农业生产,于是就把农业始祖“炎帝”作为了首推之神。当然“黄帝”作为共享之神没有任何异议,而“仓颉”因造字有功,又开创出了伟大的中华汉字文明,所以清朝政府也把仓颉列为了圣人,并享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也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成都三圣庙的这些变迁故事和历史事实,实际上就是成都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名片之一,虽然它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但作为成都人来说应当永远铭记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01885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