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校园是个大熔炉,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学子,融汇贯通了全国各个名族地区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大学阴差阳错间前往了祖国的大东部感受了一遭我们东北的文化,各种生菜蘸酱的窘境我今天暂且搁置不论,今天我们来说说好玩的东北话,毕竟我已经完全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不能自拔,无以言表,爱的深沉......形容词堆砌多少都不为过。虽然已经被我妈吐槽N+1次说好好一小姑娘满口大碴子味儿,我对此不以为意,因为“大碴子味儿”这个词她是从我这学的,她也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东北话的形象生动和简单实用性了,我自暗自窃喜。
东北话其实和普通话最接近了,我同学也经常骄傲的说:“我们说的话就是最正宗的普通话了”,他说的能对一般吧,为什么这么说,听我慢慢道来。刚开学第一节课,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个来自赤峰的男同学,在快下课的时候就扒楞了我一下,问:“有点吗?”就这句话我差点跟他急眼,他问了十多遍我才听清他在说什么,尴尬的是听清了却不懂啥意思,好一出内心大戏...活活头脑风暴了十多分钟,直到下课我才问清楚“有点吗”的意思是“戴表了吗?现在几点了?”我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东北方言透着幽默与豪爽,火辣直接。在东部待了四年之后,我现在东北话可以毫不客气说已经过八级了,运用熟练程度可谓炉火纯青,不用我多说什么,你们只需要感受一下就知道它有多好玩了。
有一种拨开,叫“扒了”;有一种好强,叫“cuǎ尖”;有一种精神恍惚或神志不清,叫“五迷三道”;有一种白痴或不在状态,叫“扬了二正”;有一种忙碌,叫“东跑西颠”;有一种不注重细节,叫“大咧咧”;一种喜欢,叫“稀罕”;有一种人身攻击,叫“削”;有一种啰嗦,叫“墨迹”;有一种连衣裙,叫“补拉吉”;有一种面包,叫“咧吧”;有一种环顾,叫“sá莫”;有一种膝盖,叫“跛了盖儿”;有一种盆骨,叫“胯骨轴”;有一种额头,叫“本儿喽”;有一种腋窝,叫“嘎鸡窝”;有一种脖子后部,叫“脖埂子”;有一种手指甲,叫“手指盖儿”;有一种脚趾甲,叫“脚趾盖儿”;有一种指甲根部的多余皮质,叫“刀枪刺”;有一种臀部,叫“più乎”;
有一种面部侧面,叫“腮帮子”;有一种嘴角,叫“嘴丫子”;有一种下颚,叫“下巴壳”;有一种肛门,叫“屁眼子”;有一种臀部翘起,叫“撅腚”;有一种光秃秃的感觉,叫“秃了光机”;有一种反复,叫“秃了反账”;有一种三轮车,叫“三驴子”;有一种四轮车,叫“四轮子”;有一种蜈蚣,叫“钱串子”;有一种小猪,叫“猪告子”;有一种蛇,叫“长虫”;有一种蝗虫,叫 “蝈蝈”;有一种尾部带刺的蝗虫,叫“三叫驴”;有一种毛虫,叫“羊喇子”;有一种麻雀,叫“家巧儿”;有一种鸽子,叫“普鸽”,;有一种飞蛾,叫“扑棱蛾子”;有一种抚摸,叫“妈撒”;有一种吹嘘,叫“白唬”;有一种傻,叫“傻了吧唧”;有一种鲁莽,叫“虎了吧唧”;有一种街道,叫“该”;有一种干什么,叫“嘎哈”;
一种跌倒,叫“卡zuaī了”;有一种皮外伤,叫“秃了皮”;有一种找不着北,叫“蒙登”;有一种干脆利索,叫“麻溜儿地”;有一种豪爽,叫“敞亮”,有一种短袖衫,叫 “半截袖”;有一种难看,叫“磕碜”;有一种好看,叫“带劲”;有一种吞吞吐吐,叫“吭哧瘪肚”;有一种不高兴,叫“鸡头歪脸”;有一种发脾气,叫“急眼”;有一种全裸,叫“光不出溜”或“光腚”;有一种涵养,叫“讲究”;有一种能力强,叫“尿性”;有一种扔,叫“撇”;有一种地方,叫“嘎哒”;有一种非常,叫“贼拉”;有一种讨厌,叫“个应”;有一种糟蹋或浪费,叫“祸祸”;有一种理论,叫“掰扯”;有一种推搡,叫“duǐ”...
这些课外所学都得归功于我的同学,课堂上的知识没学多少,但东北话列出来属实不少,它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01885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