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乡情 五彩滋味
在我们壮族三月三这个节日,有一个美食,那是节日里必需品。它就像是北方大过年的饺子、八月十五的月饼、端午的粽子,在咱们壮乡,到了三月三,就必须得吃这个五色糯米饭。哪五种色彩呢?红、紫、黄、黑、白,有着五谷丰登的吉祥味。201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的传统风味小吃,源于壮族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五色糯米饭的制作原料,由香糯米及红兰草、紫兰藤、栀子、枫树叶等天然植物组成。“五色”为红、紫、黄、黑、白,前四种颜色由四种植物液加工而成,经过取料、煮汁、浸泡、蒸煮、盛装等工序制作而成。
每逢农历三月三、清明节、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就有记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
用天然植物染成的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兰草有生血作用,“黄花饭”或栀子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
时过境迁,虽然制作工序有点繁琐,但壮族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传统却不会因此失传。每逢农历三月三期间或清明节期间,五色糯米饭的销量就节节升高。一些年轻人,还用五色糯米饭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新颖造型。
近年来,五色糯米饭越来越受到欢迎,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总结前人的经验,还研制出五色糯米酒、五色汤圆、五色馍、五色米花糖、五色榨粉等系列的“五色食品”,让壮乡的五色文化发扬光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01885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