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长杂谈 > 正文

坏孩子小说深度解析

  这对年轻人承认,在他们整个相恋期间,他们从来没有体验到在他们揪住那坏孩子的耳朵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幸福,那种令人心醉的极度快乐。——契诃夫《坏孩子》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词“好孩子”Or“坏孩子”,其实好与坏的界定因人而异,永远没有标准的范本,所有的好都在坏的基础上升华,所有的坏都在好的基础上进行参照,如果说一个孩子因为看到了姐姐约会而要挟她们,那他算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

  《坏孩子》讲述了,年轻人伊凡·伊凡内奇·拉普金(拉普金)和安娜·谢苗诺夫娜(安娜)在小河边偷偷约会,不料被正在游泳的弟弟科利亚看到,科利亚以此来要挟她们满足他的各种要求,这对情侣给出了各种“封口费”,经过数月的“付出”最终有情人眷属。

  读过很多契诃夫小说,每一篇作品背后都呈现出不一样的时代缩影和人性关怀,契诃夫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朴实、简练,艺术描写,他自己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

  契诃夫的小说篇幅之短,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从身边的细节入手,在生活中挖掘人物灵魂,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呈现不一样“契氏”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人物、场景、情感突转3个方面对《坏孩子》进行解读,并对其折射的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

  人物“鲜明化”:3种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场景设定“暗示性”:“河岸边”、“餐桌上”、“后花园”寓意型细节设定升华潜藏内核

  情感“多维度”:通过5件礼物的价值和层次比,诠释人物的情感走向

  01人物“鲜明化”:3种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小说《坏孩子》的篇幅并不长,小说中仅出现了三个人物:拉普金、安娜、科利亚(安娜的弟弟),通过这三种人物不同的出场顺序和细节心理描写,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

  一、拉普金

  拉普金第一次与爱慕的女孩安娜相约于河边钓鱼,拉普金在整个过程中“醉翁之意不在鱼”而是一直向心爱的女生表达自己的倾慕之情。

  请告诉我,我亲爱的,我向您发誓,我能否指望--啊,我不是指望相互爱慕,不是的!--这个我不配,我连想都不敢这样想--我能否指望……

  当她们的恋情被科利亚看到之后,他开始宣称要做为一个正派人,后来在科利亚的不断要挟下,在数月内他给出了自己能给的全部,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跟心爱的人在一起,说明了在拉普金心中爱情是他崇高的目标,能够给爱人最好的保护便是一纸婚约,可见拉普金是一个勇敢面对现实,上进且负责任的男人。

  二、安娜

  当拉普金向安娜表白时,安娜的心思全部在鱼钩上,她一直提醒拉普金鱼要上钩了,尽快拉起钓竿,隐喻着她的爱情即将开启,虽然她跟拉普金的谈话内容不在同频道上,其实安娜是在转移拉普金的注意力。

  “天哪,一条妙鱼!嗬,嗬……快!要脱钩了!”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安娜并没有正面回应拉普金,她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钓竿的鱼上,那安娜为什么要转移注意力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是,从弟弟的要挟可以看出,安娜的家教比较严,即使成年了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她也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爱意;二是,从女生的角度来说,尤其是第一次约会,就被男生表白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害羞,所以安娜选择了转移注意力的话题——钓竿上的鱼。

  当恋情被弟弟知道了之后,安娜也给出也自己心爱的纽扣作为封口费,说明了安娜心中也渴望爱情的到来,可见安娜是一名含蓄的女生

  三、科利亚

  当科利亚从第一次发现她们恋情之后,就开始要挟她们提供不同的物品——钱、画笔、药盒、纽扣。

  当仆人送上维夫饼干时,科利亚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挤着一只眼,问拉普金: “说吗?啊?”

  科利亚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了,他总觉得她们礼送轻了,最后却要求她们送他怀表,科利亚的欲望不断放大,监视着这对情侣的每时每刻,以此来要挟更多的礼物,可见科利亚是个利欲熏心之人。

  通过对拉普金、安娜 、科利亚三种人物的细节和心理描写,推动了故事的情节发展,也铺垫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中即将遇到的困难和她们的爱情在不久的未来将发生转折性升华。

  02场景设定“暗示性”:“河岸边”、“餐桌上”、“后花园”寓意型细节设定升华潜藏内核

  文中出现了三处场景分别是相恋的河岸边,恋情即将公示于众的餐桌上,以及家人认可后的“后花园”,通过不同的场景,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爱情的升华过程。

  一、河岸边

  拉普金和安娜相约在浓密柳树下的河岸边,因为拉普金的心思全部在安娜身上,他专注于表白对安娜的倾慕之情,以致于忽略了鱼已上钩的事实,最后安娜一把拉起鱼杆。

  鱼钓上挂着一只银绿色的鲈鱼,最后鲈鱼挣脱钓钩,重新落回水里,这里的银绿色代表希望和纯洁的爱情,也代表着她们蓬勃朝气的未来,可是鱼最后又落回到水里,这又代表着她们的爱情被科利亚发现之后,她们从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外人面前又要重回到之前的状态,她们只能私底下偷偷相恋,作者通过鱼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发展埋下伏笔。

  拉普金本能反应去抓鱼,却抓住了安娜的手,接着她们开始甜蜜拥吻。

  “哎呀呀!……你们亲嘴呢?”他说,“好啊!我告诉妈妈去。”

  科利亚要求她们给他一卢布,科普金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拿出钱。

  对方把卢布捏在湿淋淋的手心里,一声唿哨,游走了。接下去一对恋人再也无心接吻了。

  从表白到彼此拥吻对于这一对情侣来说是甜蜜的,但因为科利亚的要挟导致她们的甜蜜嘎然而止,我想对于任何一对情侣在亲密的过程中遇到“第三者”都会扫兴的,更不用说遇到家人的要挟了,那之前的好心情分分钟忘却。

  拉普金与安娜的爱情萌芽于河边,开始于河边,却因为“第三者”的出现和要挟,导致她们不得不收敛爱的行为,出于爱的保护和责任,她们只能默默地接受科利亚的各种要挟,也寓示着她们的爱情遇到了阻碍。

  二、餐桌上

  接下去的日子里,拉普金会从城里给科利亚带各种玩具,姐姐也会把自己的药盒给科利亚,科利亚知道她们的“弱点”,便肆无忌惮地开始索要礼物。

  而且为了收到更多的礼物,他开始监视他们。拉普金和安娜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一分钟也不让他们单独待在一起。

  科利亚不让这对恋人单独相处一刻,他一直扬言要把她们的恋情告诉给家长们,并且要求她们送怀表,这对情侣只能答应送她了。

  科利亚的“索求”越来越过分,对礼物的要求也越来越名贵了,他完全不顾这对小情侣的经济情况,在吃午饭的时候,等仆人送上东西时,他笑着准备公布她们的恋情,害得这对情侣再也没有心思安心就餐,一个把餐巾当成食物,一个则是跑到房间里。

  经历过“餐桌”这件事之后,被“监控”的拉普金不得不努力一把,在他心里能够改变这种“僵局”只有赢得父母的认可才能光明正大的享受爱情,挣脱科利亚的钱财束缚。

  通过餐桌,让拉普金认识到了面对这份隐藏的爱情,需要拿出自己的诚恳和勇气来挣脱现有的困局,也寓示着她们的爱情即将走向美好!

  三、后花园

  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这对情侣她们时刻被科利亚监督着,对于她们而言,这样躲躲藏藏的爱情总终是会累的,想要冲破束缚,只能主动出击。

  在这种处境下这对年轻人一直捱到八月底,捱到拉普金终于向安娜求婚的那一天。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拉普金同安娜的双亲谈过话,征得了同意后。

  拉普金主动向安娜求婚,当她们的婚姻得到了家人认可之后,拉普金开始走到后花园寻找科利亚。

  安娜,谢苗诺夫娜也跑来了,也来找科利亚,揪住了他的另一只耳朵。

  科利亚终于认清了事实,自己再也没有条件要挟她们索要封口费了,只能乞求她们不要“报复”他,这对恋人终于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从不被家人认可到被家人认可,契诃夫通过河岸边、餐桌上、后花园三个场景设定,隐喻爱情里所隐藏的内核即爱情的三个层次:从被要挟、努力挣脱要挟、打破摆脱要挟的深层次爱情反转,最终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幸福画面。

  03情感“多维度”:通过5件礼物的价值和层次比,诠释人物的情感走向

  在文本中,作者在塑造科利亚这个角色时,通过他索要的5件礼物的贵重层次比,分别如下:

  第一件是一卢布,被要挟后,

  第二件是各色颜料和一个皮球,

  第三件是所有的丸药盒,

  第四件是刻着小狗脸的纽扣,

  第五件是怀表,

  从5件礼物的价值程度来说,科利亚要求的礼物越来越贵重,隐喻了在科利亚心中,她们的爱情的坚不可摧,也说明了小情侣对彼此的爱恋越来越重视;从这对小情侣分别给出的礼物顺序来看,她们分别是

  5件礼物背后诠释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走向,也让她们体验到了爱情中的“相思之苦”和“相爱如密”的过程,或许这才是每一份爱情背后的真实考验,更是因为这5件礼物的

  04结合契诃夫的爱情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契诃夫曾对弟弟说:“结婚只有在相爱的情形下才是有趣的;至于仅仅因为一个姑娘惹人喜欢就跟她结婚,那就无异于在市集上买下一种不需要的东西仅仅因为它很好一样。”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契诃夫对爱情和婚姻观有着深刻的评判标准,爱情是双方的吸引而不是单方的妥协和委屈求全,比如,契诃夫曾经的女友米齐诺娃,比他小10岁,虽然契诃夫每天对她情意浓浓,却一直不愿意做出承诺,米奇诺娃甚至主动向他求婚好几次,他都冷漠地拒绝了,或许他觉得自己可能还没有爱得那么深,无法承诺太多。

  在契诃夫四十多岁时,他遇见此生的真爱女演员克尼碧尔,一次她曾出演契诃夫《海鸥》女主角时,后来俩人很快就步入婚姻的殿堂,虽然分居两地,但从他们的通信往来中可以看出彼此深厚的感情。

  比如契诃夫在信中写道:

  “只要你开心,我便快乐,因为我的心里只有你,你是我生命的另一半,以后我们还有很多日子要一起渡过。”

  婚后三年,契诃夫就离开了人世,而妻子克尼碧尔选择终身不嫁。

  了解了现实中契诃夫的感情生活,我仿佛从契诃夫笔下《坏孩子》拉普金和安娜的爱情中,看到了契诃夫和妻子从相识相爱到步入婚姻殿堂的影子。

  纵观以上,不管是从契诃夫对爱情的态度,还是对婚姻的忠诚度来说,契诃夫都是一位非常优秀,拥有独特思想和负责任的好丈夫,就像《坏小孩》中的拉普金一样勇敢和担当,面对爱情的多了一份冷静和睿智;而他的妻子克尼碧尔在他死后,选择终身不嫁也是对她们爱情最好的守护,克尼碧尔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就好比《坏小孩》中的安娜一样,即使遭遇困难却也保持着对心中之爱的执着追求。

  或许,在《坏小孩》的背后,契诃夫是想告诉我们,孩子虽然有些“坏”,却也寓示着她们的爱情坚不可摧,只有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两颗心才能紧紧相依,无论是困境还是逆境,各自相守相知相爱携手同行,通过两个人共同的努力才能化解眼前的困难,时间才是她们爱情最好的见证者。

  参考资料:

  契诃夫:《坏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01885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